使用圖片埋梗原理與實務案例分享 |抬升 Raise

使用圖片埋梗原理與實務案例分享 |抬升 Raise

之前我有寫過埋梗的三個好處

你知道嗎?
「梗」不一定要用嘴吧說,也可以用圖片來表達喔!

這篇文章要跟你分享
如何使用圖片埋梗,以及其背後的心理機制

社會與認知心理學的研究指出
你的情緒會受到周圍的環境所影響

當你接收到開心的訊息,你就會變得開心
收到憤怒的訊息,你就會感到憤怒
發現緊張的訊息,你就會感覺緊張

其中
「視覺」就是你接收周圍環境資訊
很重要的一個管道

研究證明
當你看到他人開心的表情時
心情會比看到中性無表情的臉時還要好
(前提是這個人不是你討厭的人,不會激起你的負面感受)

你可以應用這個原理
到你的簡報中
埋下一個會讓聽眾心情愉快、精神一振的「梗」

我的其中一頁投影片(圖片取自網路)

上面這張圖,是我在大直高中國中部分享
使用的其中一頁投影片

那時候我要傳達
柯文哲這個表情豐富的人
跟亞斯的特質「缺乏臉部表情,肢體語言不足」
似乎搭不上邊

透過這個例子
我傳達給聽眾一個關鍵訊息

那就是
擁有亞斯特質的人們
不一定會具備全部的特質
而且他們分別還是有自己獨特的情況與性格
你無法使用亞斯伯格這個標籤去判斷他們

我所要傳達的關鍵訊息

在這個過程中,我埋了一個「梗」
那就是柯文哲的笑臉

還記得那時候
柯文哲做鬼臉的圖片才剛放出來
我還沒開口,就有同學開始笑了

接著,我問大家「這個人是誰?」
全班同學一齊喊「柯文哲」
這個互動,瞬間讓教室的氣氛增溫

接下來,
不僅讓教室的氣氛變得愉快許多
更讓學生們原本吸收很多知識的大腦
得到適當的喘息
可以有效地吸收我要講的關鍵訊息

當時我向全班同學
分析亞斯伯格特質,與該特質背後思路的照片

希望你下次在準備演講投影片時
可以參考這篇文章的做法

將一些看了會讓人想笑的圖片
加入到你的投影片中作為「梗」
讓聽眾輕鬆一下吧!

延伸閱讀:「我就練」使用迷因梗圖作為演講亮點

參考資料:我在大直國中使用的投影片與現場照片

延伸閱讀:埋梗的三個好處|抬升 Raise

發佈留言

Close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