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個禮拜會猶豫掙扎
要不要去武嶺
還有一個很大的關鍵原因
「害怕失敗」
某部分的我
真的很怕輸給三年前的自己
當時的我
雖然路上遇到很多阻礙、而且前一天失眠
但因為訓練有素,還是七小時半完成挑戰
而且還完全沒有抽筋,腳也沒有痠痛
而今年
因為是比賽的緣故
關門時間是六小時半
如果沒騎完,就不能騎了
這對我來說真的是一股很大的壓力
我現在的身體狀態其實並不利於長期耐力
我都在練爆發力、疏於鍛鍊長久耐力
而且我還剛比完柔道,又剛深蹲完
連爬樓梯都好酸,還要騎五十公里的上坡…
這樣的我如果去挑戰武嶺
很高機率會喘不過氣、抽筋在半途
然後被關門,以失敗收場
儘管如此
當我思考到這裡的時候
我意識到這個決定
已經不再只是去與不去的問題
而是我是否要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的抉擇
因為在我的心中
我是不喜歡「因為害怕失敗所以放棄」的
然而,現在的我
竟然因為這種理由想要拒絕挑戰!
我連忙開始運用心理學學到的各種技巧
努力的捍衛心中的價值觀
讓自己不再這麼害怕失敗
首先,我先讓自己想像並接受最壞的情況
「真的失敗了會怎樣?」
「失敗之後別人會怎麼看你?」
真的有具體的想像之後
我發現其實還好
失敗就下次再來
別人怎麼看,也並不是真的很重要,不足以構成理由
也因此我放下了對於失敗的外部恐懼
之後我再來想失敗後的好處
「失敗之後能學到什麼?」
我可以從失敗中學習
記取失敗的教訓
包含調整身體狀態的經驗、比賽的體驗等
我發現我能夠學到非常多的東西
也因此我也放下對於失敗的內部恐懼
最後
我開始使用自己學到的各種技巧
綜合過去的經驗教訓
透過嚴格且具體的鍛鍊與規劃
讓自己不再害怕
避免最壞的情況發生
讓自己身心靈都做好準備
(規劃請見另一篇文章)
並且我也尋求親朋好友的代禱
求神幫助我平安順利
藉由將歸因交託給神
讓自己不再因為我無法控制的事情而焦慮
最後,在比賽當天
一切非常順利
我成功突破自己過去七小時半的紀錄
以五小時二十分的成績到達武嶺
事後回想
除了感動自己又再次戰勝害怕失敗的恐懼之外
我也意識到未來的自己
「不應該把收到的每個挑戰邀請提高到自我認同價值觀與抉擇的等級」
在未來各種各樣的挑戰邀請,肯定會源源不絕的來到
我不可能每一件都用我最佳的狀態去回應
因為我的時間是有限的
還是專注完成並做好其中一兩個就好
這部分的取捨與拿捏
以及如何調適,讓自己做出最好的決定
是我未來要努力的目標
